那么重點來了,MAP是通過什么標準來判斷孩子能力水平的?多少分算高?全球考生同期平均分能達到多少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看。
一、G2的200分 or G11的200分?
當家長拿到MAP考試成績單上,得到了一個RIT值,RIT分數是學生跟自己每個階段的成績作比對的,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分數線,大家看到的分數都不是孩子直接的考試成績,而是通過復雜的自適應系統和正態分布數學方式處理過后的成績,因此成績往往也有一個置信區間。這個成績的區間,大約分布在130-260之間。
但是這里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雖然分數越高意味著能力越強,但這里存在一個橫向和縱向比較的概念,因為130-260是覆蓋了G1-G12所有年級的分數!舉個例子,假設孩子今年G2考了200分,顯然是個非常不錯的分數。但是如果G11考了200分,那就比較糟糕了。
這時候問題來了,那么MAP考試分數標準到底該怎么看?孩子的同齡表現,到底怎么衡量?
整體角度最重要的指標有兩個:
1、同齡(同年級)學生平均分參照指標;
2、同齡(同年級)排名百分比指標。
二、2020年全球參加MAP考試的學生平均分?
NWEA官方2020年最新更新了G1-G12年級全美學生平均分指標。該平均分覆蓋了閱讀、數學、語法寫作、科學四大項。是最為重要的參照標準。具體數據見下方表格。
這里要提醒大家一點,大家平時想找的中國學生平均分數,是不存在的。官方沒有公布過相關數據。但是大家要知道,孩子在國際學校學習,直接競爭對象就是美國孩子,所以使用美國平均分進行比較并沒有任何問題。

(MAP閱讀平均分)

(MAP語言運用平均分)

(MAP數學平均分)

(MAP科學平均分)
三、怎么通過MAP成績單看孩子在同年級段的水平?
除了MAP考試平均分參照指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孩子的Rank值,又叫Percentile值。這個值,在學生的Student Profile Report和分科目詳細成績單上都能找到。這里我們以海拓學員小A的實際成績單為例。

報告中涵蓋了學生從G6到G9的成績報告,涵蓋了數學、閱讀與語言運用三科,我們以小A18年秋季FA的數學Maths成績為例,可以看一下右側表格中的RIT值在275分,即學生同年級平均分參考,再對照20年G9數學平均分226.43,小A同學的數學成績已經遠超美國同年級孩子平均水平,是非常棒的成績了!
更直觀的數據可以參考Percentile Range這一欄,學生排名99%,置信區間在99%-99%,這意味著小A的分數已經超過99%同年級考生,即在同年級所有考生中的成績排名Rank在前1%,已經相當優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