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Angela Duckworth, 她認為:“孩子的教養過程中,若一直依賴于外部評價,或物質獎賞來產生成長動力,其本質和訓練馬戲團的小猴子并無差異。培養孩子堅毅的品質,建造其內驅力,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內心”動作,而非僅僅是表象動作。”
我個人最推薦Grit 的含義中,不止包含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樣重要的是驅動努力的熱情。
簡單來說:Grit=熱情+堅持!
藝術與體育來培養內驅力
對堅持這件事來說,重要的不是短期的強度, 而是長期的耐力。“做你所愛的事,并持續地去愛。”我建議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體育或藝術等特長的過程中,把孩子的喜愛和興趣作為培養的前提,把堅持和熱情作為培養的原則。比如四歲學習鋼琴,堅持到十歲并始終熱愛,并已經通過孩子的努力戰勝度過各種小挫折,直至完成目標。所謂看不見摸不著的”內驅力“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植根于孩子們的內心中的。這也是為什么,無論美國高中和美國藤校對于,在體育和藝術有特殊能力的學生非常偏愛,他們深知沒有內動力和抗挫力,熱愛與堅持,就很難達到這些領域的某種高度。
海拓案例分享育兒經驗
習慣不好啥都無所謂,海拓學習二年,逆襲成為美國高中學霸
Ari在六年級時轉學進入國際學校,入學后讀的很不順利。孩子在八年級時,父母找到我們海拓團隊,希望孩子能夠得到專業的學習提高方案,海拓團隊通過幾次孩子觀察和談話發現,注意力不集中,英語寫作和閱讀基礎弱,詞匯更是少得可憐,也很少自主讀書。 并且這個年齡階段,孩子也進入了青春期,父母期許孩子現狀,如何負責任的改變現狀及幫助到這個家庭,對于海拓專業團隊壓力非常大。幫助每位學生成長與發展是海拓創立的初衷,我們能幫助到這個家庭嗎?第一年:海拓和手機“爭”孩子,好習慣從痛苦堅持到喜愛!
剛開始,Ari特別抵觸來海拓教育,手機微信抖音不離手,她還是個小有名氣的網絡達人。我們可以理解在虛擬世界里,她有粉絲、有點贊、有成就感。海拓的老師對此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們知道“僅學習”不是個好的開頭。老師首要作用是與孩子建立“鏈接”,只有鏈接建立好了,才有可能有效溝通,進而再因勢利導。周一到周五我們安排了數學課、科學課和文學課,都是國際學校同步輔導的課程,周末我們安排了學生的英語寫作和閱讀,詞匯每天40個。從抵觸,到不做作業,到上課可以認真聽講妥妥的3個月時間,海拓老師和督導團隊,每天都在鼓勵她:“你真的很有實力!”、“你數學很棒呢!”、“你英語提高很快呀!”、“你詞匯好高級呢!”第二學期考試,數學和科學成績提升很快,但文學和英語紋絲不動,明顯感到孩子對這兩門科目一直很抵觸。后來我們分析了在校成績單和評語,發現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寫作習慣,語法是拖分的根本問題,甚至是大小寫這樣的細節。在之后的課程當中持之以恒的訓練,為日后考培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年:自信心內動力初顯,順利度過青春期。
通過第一年的全面學習,Ari從一切無所謂的狀態,到充滿了自信心,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同學們的相繼出國,她也下定決心要去美國讀高中。托福最后成績99分(孩子竟然感慨:考試就是檢驗我的實力,以后我肯定更努力)。我們驚喜的發現,第二年托福學習過程中,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要求學習和布置作業,從叛逆到感恩媽媽的付出,這一切好像都來自于她放下手機開始的。
第三年:美國IB高中,挑戰全A.
Ari做了充分的準備,暑假有三個周的時間,系統復習了美高數學和科學。進入美國高中,測試后,數學和科學都是榮譽課程。截止到現在,在校平均成績達到90分以上,全A的成績單是我們所有海拓人最好的禮物吧。

好習慣的培養何時都不晚
家長是好習慣的第一個模范和榜樣,作為家長,應該先努力培養孩子的習慣。從小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習慣能夠塑造一個人的人生。
01. 給她博覽群書的權利和時間
希望孩子的業余時間能夠多用書籍來填充,因為讓孩子多看書,不但可以豐富TA們的學識,還有助于提高TA們的注意力、思考能力等。
02. 創造家庭成員交流和討論的環境
父母是孩子擁有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成員間可以利用社會熱點話題,公開討論,并鼓勵形成個人觀點,創造公平的探討交流環境。
03. 探索和解密身邊小事物
現在的網絡很發達,擁有豐富的科普視頻和資料。可以帶著孩子從好奇心出發,進行解密、研究和總結。海拓教育的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去采集昆蟲標本,再制作自己的科學知識講解。還有高年級的學生自己制作科普網站、建立氣象網站,探索各種極端的天氣和災害。這些好奇心行之有效的建立了學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