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福考的到底是什么?
○ 在閱讀了官方指南之后我整理出了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分別考察的內容
○ 這四個部分有兩種分法:
信息傳遞方式:閱讀和聽力屬于輸入;口語和寫作屬于輸出
信息傳遞的媒介:閱讀和寫作以文字問媒介;口語和聽力以語音為媒介

聽說讀寫四者的關系是什么?
○ 無論以哪種分類方式,我都認為閱讀是四個中最重要的一個。

閱讀就像是一棟樓的第一層,聽力和寫作是第二層,口語是第三層。而這棟樓的地基則是搭建在邏輯之上的。
為什么是這樣的呢?
◆ 閱讀好的人想要提高聽力只需要往上加一個辨音的環節,可以通過聽寫訓練來提高。
◆ 閱讀和寫作唯一的區別就是寫作得自己起草寫大綱,你得從觀眾變成導演。
◆ 閱讀的過程正是在學別人寫,而聽力的過程就是在學別人說。
◆ 沒有讀和聽的輸入,你要寫什么,說什么呢?
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口語和寫作最大的問題不是精確語法和精確選詞,這些都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構思,是如何搭建框架。
而這部分的問題的解決方案我認為可以通過閱讀獲得。通過分析文章的框架,學習別人的構思從而建立起自己的思路。
○ 針對于青少年,學習托福的難度在于構思。
口語和寫作課上學生的主要問題并不是選詞和語法,而主要在于他們不懂得如何搭建框架,如何讓內容緊扣主題又層層遞進。
聽力課上學生表面上的問題是無法集中注意力,而實際上我認為無法連接、整合信息才是他們真正的問題。
閱讀與邏輯的重要性
○ 閱讀能力提升的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就是邏輯。
對,這里用的是閱讀能力而不是英語閱讀能力,因為無論以哪種語言為載體的文本想要讀懂它都需要邏輯。
○ 邏輯在語言學習中的功能由兩種方式體現:
一是在輸入時能否把作者的觀點有機結合起來,二是在輸出時能否用簡單清晰的方式組織表達內容,讓對方能夠準確接收。
對于提升閱讀能力來說,鍛煉自己的邏輯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至關重要。
○ 閱讀本身是一個技能,它需要一定的時間的積累,但是這項技能一旦掌握一定是受用終生的。
對于托福考試來說,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只要經過老師稍微點撥加上自己的努力,上110分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閱讀能力弱的學生,托福想要上100分也有希望,只是他需要更多時間和精力的付出。
閱讀能力就是托福考試突破110的分水嶺。
如何最大化一篇文章給你帶來的效益?
○ 在開始解決具體問題之前先要確認兩個條件:
一是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否則即使是看中文版的都會感到枯燥乏味。
二是保證我們閱讀的目標一致,閱讀是為了學習新的知識,為了理解文章的主題,而不僅僅是為了做題。如果這兩個條件都同意的話,那接下來的方法應該能夠幫助到你。
○ 遇到生詞到底該怎么辦?
一個字:查。
凡是妨礙你理解文章意思的詞統統都查。查過的詞忘了怎么辦?不用擔心遺忘。
如果一個詞是高頻詞的話,它在你將來的閱讀中一定會多次出現,你總會記住它,而且你會記住它不同的形式和用法。而如果它非高頻詞,忘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 文章讀一段忘一段怎么辦?
讀的過程中動筆,給每個段落命名。命名的好處不僅能夠對抗遺忘,還能有效的幫你厘清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關系。
其實這個方法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學名,叫做思維導圖。它幫助你把原本呈散沙狀的信息整合到一個主題框架中去。
○ 怎么判斷一篇文章讀懂了嗎?
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總結 (Summerize),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話復述(paraphrase)出來,這樣就算是讀懂了。
一個好的老師最應該具備的是什么?
○ 理解力。
海拓教育認為,一個好的老師應該能夠聆聽、理解學生,并且能和學生產生共情。學生希望老師能像他們一樣思考問題,理解他們腦子里的世界。
很多老師遇到“不聽話”的學生就頭疼,使勁渾身解數也換不來學生的肯定。這些老師的問題大多出在理解力上,學生們有自己傳遞信息的溝通方式,只是這些老師沒有花時間傾聽。
以提升分數為目標,以提升能力為結果
海拓教育一直崇尚“以提升分數為目標,以提升能力為結果”。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提分,能力和分數同樣重要,因此對學員的學習習慣也極為重視。
海拓會有專業的老師和學員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并且全天監督,保證計劃按質按量地完成。
以下是海拓教育的同學取得的優異成績:
Y同學 110分

(2018年11月17日的托福考試,其中閱讀單項獲得了滿分30分!)
學員只要配合老師學習,打牢基礎,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就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